您所在位置: 失信专项治理 >> 风险提示 >> 新闻详情

“技术中立”不是诈骗犯罪遮羞布  

发布时间:2022-01-14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失信专项治理
分享到:

“技术中立”不是诈骗犯罪遮羞布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武汉分论坛(CCF YOCSEF武汉)与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携手IT专业百名教授千名学生发出倡议:“坚决不做技术‘制刀者’”“力争将每一名师生打造成为反诈的‘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

  这个倡议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把一个不难理解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如何看待技术、如何运用技术。

  近几年,利用虚假APP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呈增发势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案件背后还时常出现一些拥有高学历的IT青年的身影。他们或被“赚快钱”诱惑,或干脆以“技术中立”为托辞,从而让自己掌握的技术,成为诈骗APP的技术支撑。

  这真的是所谓的“技术中立”吗?案件中那些高学历IT技术人员,对于自己的技术将要被用来干什么,并非毫不知情。但他们就是或主动或被动,在金钱诱惑以及“技术中立”的遮掩下,成为了诈骗犯罪的技术“制刀者”。

  这一现象,让笔者立刻想起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在书中,鲍曼提出了一个极为沉重的疑问:为何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个人修养也很好的人,反而成为了高效率的刽子手?

  实际上,鲍曼在这本书中已经解决了上述疑问——技术虽然中立,但掌握技术、运用技术的人,却不可能中立。如果心中没有之于技术可能后果的警觉,没有对于正义和生命的敬畏,越高级的技术,就越可能成为高效的杀戮工具。

  对照鲍曼的理论,虚假APP诈骗的所谓“技术中立”立刻就显露出荒谬。笔者甚至相信,那些技术“制刀者”,在生活中大多也是正常的普通人。这正是此类案件至为可怕之处:缺失了人文伦理的熏陶,纯粹被技术理性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冷酷的肉体工具。正是从这里,坚决不做技术“制刀者”的倡议,凸显出了其意义和价值。我们当下的教育中,实在太缺少这样的内容。

信用中国 | 2022-01-14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