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政策法规 >> 本区政策法规 >> 新闻详情

河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河西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4-28 | 来源:河西区人民政府 | 专栏:政策法规
分享到:

各街、局、公司,各委、办及有关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天津市河西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河西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要求,依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结合落实《天津市河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河西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河西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的相关要求,制定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以新技术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应用系统,全面促进河西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首善之区、品质城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 创建原则

创建工作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要求,以智慧教育新生态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新生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坚持统筹推进。充分发掘河西区现有优势资源,发挥各职能部门引导作用,统筹推进科研力量、优质企业力量、部门专业力量的融合,促进河西区教育信息化服务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坚持公共服务。大力发挥学、研、用等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开放建设、推广应用,服务于教师、学生、社区、社会,充分体现智慧教育公共性与公益性。

(四)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全面提升河西教育的智能化水平,使智慧教育更具时代性和先进性。

三、 创建目标

依托区域教育云服务体系、智能技术及教育大数据,深入推进一三七模式指明确一个建设目标,即建设智慧教育生态体系;指推进三个建设,即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教育数据治理建设、智慧教育应用系统建设;指在应用系统建设中打造七大工程,即育人模式创新工程、教育评价改革工程、信息素养培育工程、教育环境构建工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资源供给优化工程、特色智能创新工程。通过统筹规划、传承创新,力争2024年,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能够发挥全国标杆作用和示范效应的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引领和支撑河西教育现代化发展。

四、 创建内容

(一)实施育人模式创新工程

突出教育面向未来,以普通高中为重点,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创新实验室、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建立河西区网络思政共进体系建设融合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监督检查为一体的思想阵地,通过微课讲授、专题培训、专家讲座、专项讲解,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学生未来发展规划指导机制。发挥区域内学生成长导航中心作用,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依托大数据为学生成长提供专业选择、报考方法、专业热度、生涯规划等服务。建立创新实验室共享交流模式。充分发挥全区普通高中46间创新实验室功能,以分建共享为原则,拓展区域内创新实验室共享平台,让区域内学校、学生可跨校预约、开展交流、成果展示,为区域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服务。

(二)教育评价改革工程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化分析学生成长数据,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构建智慧化、便捷化区域教育评价系统。创新教育评价载体。以各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班主任评价、小组评价、社会评价等载体为基础,开展 教育评价链创新研究,构建快速、准确、可信的新型评价载体。丰富教育评价内容。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融合学校、学生、教师、社会多维度评价内容,在常规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

(三)信息素养培育工程

全方位培育和提升管理者、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探索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的改革,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者智慧化管理创造路径。提升干部教师信息素养。探索以问题为导向,以信息化教学为重点,产、学、研、培、用一体,多方协同参与的教师培训体系,开展校(园)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逐步形成教师信息素养培育与专业发展的长效推进机制。绘制河西区信息素养监测地图,定期监测校长、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情况,及时干预。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推进一堂一室一课一赛工程,打造特色鲜明的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鼓励学校创造性的尝试信息科技学科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创造能力。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

(四)教育环境构建工程

高水平推进5G+智慧教育支持系统建设,实现中小学智慧校园全覆盖,教学环境智能化再提升。构建智能认证系统。加快河西区教育认证体系建设和应用推广,实施实名统一身份认证和校园智慧化应用推广,逐步实现一人一号、跨校使用、课堂与校园场景适用。加快网络新基建提升改造。融合IPv6Wi-Fi65G等技术,全面优化区域网络覆盖,完善教育城域网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网络缓存、网络安全、网站加速等配套设施设备,提高师生人均互联网带宽,提升网络监管、防护、专业化服务和运行保障能力。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基于物联网的校园感知环境、智慧安防、智慧后勤建设,推进学科数字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智能学习中心建设。开展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建设5G+智慧教育支持系统。加快推进5G全覆盖下的优质精品教育资源共享,常态化实施同上一节课远程扶贫帮困计划。建设超高清视频制作中心,打造一批优质资源建设示范校。建设智慧教育大脑。与市区现有数据中心和机房共享合作,建设以校云朵为代表的校级微型数据总控机房,推进公有云与私有云深度融合,建立市、区、校数据一体化混合机房,形成分布计算、动态存储、算力均衡的集容灾、应用于一身的智慧教育大脑。

(五)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区域教育数据中台,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打通数据和业务壁垒,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省时间。完善教育综合服务项目图谱。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将所有非涉密项目分类、梳理、公开,围绕建设内容、实施单位、供应商、所属领域、技术方法等维度,多层次构建教育项目图谱,实现教育项目集约建设和高效共享,推进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应用推进、运维服务的全方位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提升教育通办服务水准。打造教育大数据服务中心,利用统一的平台接口,逐渐推进招生咨询、政策解读、服务查询等一网通办,实现教育全过程网上办理,为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六)资源供给优化工程

构建全民教育云服务大数据平台,完善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创新物联化、智能化、图谱化、智慧化的教育新生态,实现全民智慧教育、终身智慧学习。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通过聚集名校名师录播课程、优质微课、优质题库,提供在线学习、练习、测评,实现学区名师资源共享,名师互助研讨,名校联盟的集团化教学,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以开放课程思维推动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为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供大学选修课程,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共享共建。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建立职业教育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融入工匠精神、传统文化,建设适应信息化新时代的实训课程体系。充实普职融通课程建设内容,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可选的网络课程资源。推进校外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加强互联网+社会大课堂建设,以数字西岸为品牌完善校园足球、排球、京剧、乒乓球等特色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建立家风建设研究院、青少年创新基地等实践阵地。推进校外实践平台建设,打造智慧美术、红色资源、科技创新等实践类活动课程,不断优化供给与覆盖体系。推进知识图谱建设。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基于课程标准的全学科、全学段知识图谱,推动资源管理结构化、体系化,实现智能推荐和自适应学习。

(七)特色智能创新工程

围绕师生心理健康、社区教育等热难点问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丰富创建内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融合智能工程。构建心理健康护航体系。关注后疫情时代的师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加强家校互动,构建覆盖各学段、各年龄人群的心理辅导体系,对师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统计,形成全区心理健康分析大数据,对异常心理动态进行及时干预,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增加教师职业获得感、幸福感。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坚持合理化原则,探索在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嵌入教育服务功能,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课程建设、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项目建设、共学养老榕树课堂建设,逐步搭建教育养老网络资源平台,推进教育走进居家养老,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五、进度安排

(一) 起步实施阶段(20212月底前)。结合区域实际分别召开不同层级的研讨会、联席会,制定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责任人。

(二) 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素养提升阶段(202111月底前)。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基于信创环境下的应用支撑平台和基础应用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和移动互联设施建设,以实验校为先行,以数据为根本,探索定制管理类、沟通类APP,为全区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培育服务。

(三) 融合创新阶段(2023年底前)。研究智慧互联与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的深度融合,建立试点校、扩大实验校,深入研究利用移动互联终端促进高质量有效教与学,打造西岸智慧课堂,探索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四) 推广示范阶段(20245月底前)。全面完成智慧校园建设,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校园网,打造一个自主创新、安全可控、节能环保、云端应用、移动生活的新的校园网内部生态系统。通过媒体传播、举办观摩研讨会等,推广河西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经验,引领天津、华北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的智慧教育建设。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部门联动,智库规划,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成立领导小组、顾问小组、执行小组,建立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定期调度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定期召开研讨会、联席会、专题会、推动会等,共同推进项目规划、经费保障、技术研发、融合应用、经验推广等工作。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专业指导与服务保障。

(二)同步建设,互通共享。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智慧服务,大力推进智慧教育与教育教学改革同向发展,深化一个中心、三个建设、七大工程,既主题曲,又大合唱,实现同步建设,互通共享。

(三)多元投入,完善保障。全面落实党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智慧教育摆在全区优先建设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两方面的作用,为项目建设提供教育经费、专项经费、直达资金、地方债券、校企合作经费保障(经费明细见附件),为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产品服务与发展空间。

(四)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与典型模式,形成以点带线绘面的发展路径,发挥辐射引导效应。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引导智慧教育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应用示范和推广,保障智慧教育的规范建设。区教育监督部门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将区域智慧教育相关工作指标纳入督导指标,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将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示范项目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五)梯次推进,以用促建。根据项目目标和当前需求,制定推进建设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分解,建立台账,专人专责,逐个项目、逐个阶段扎实推进。

附件:智慧教育资金预算表


附件

                智慧教育资金预算表

类目

项目

预算(万元)

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类

提升改造两张网

2500

升级智慧云计算中心

1000

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提升

8000

数据治理类

数据中台、数据管理、数据分析

500

应用系统类

信息素养培育工程

1340

育人模式创新工程

3730

教育评价改革工程

610

教育环境构建工程

1900

教育供给优化工程

2010

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360

特色智能创新工程

2050

实施保障类

顶层设计与绩效监督

500

系统运行维护

1000

总计

 

25500

河西区人民政府 | 2023-04-28

请进行滑动验证

x